一、1~9月機械工業經濟市場的主要特點
(一)機械工業產銷持續回落態勢繼續放緩
2011年1~9月,我國機械工業全行業產銷規模分別為12.18萬億元和11.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21%和26.09%,產銷增幅分別比1~8月回落0.21個和0.07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產銷增速29.44%、29.51%比較,分別低出3.23個、3.43個百分點,但總體回落趨勢平緩。
9月當月工業總產值為1.51萬億元,銷售產值1.4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28%和24.88%,增速均比8月加快。
當月增加值增速略有回升。9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4.4%,比8月的13.9%回升0.5個百分點,9月當月和累計增速僅比全國工業快0.6個和1.3個百分點。增速雖然高于全國工業,但增速在各主要工業部門中的位置已從2010年的首位退至9月的第五位。
(二)多數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1~9月,在統計的120種產品中,累計同比增長的有104種,占比86.67%,兩位數增長的產品78種,占比65%;16種產品下降,占比13.3%。從時間看,2011年前9個月已相當于全年時間的75%,機械工業有57種產品產量已超過2010年全年的80%。其中,大型拖拉機、飼料生產專用設備、煉油、化工生產專用設備、鼓風機、石油鉆井設備、燃氣輪機、氣體分離及液化設備、低壓開關板、高壓開關板、液壓元件、齒輪等均已提前超過2010年全年水平。
從主要行業的產品看:
農機行業:農機行業由于補貼政策延續,2011年增長勢頭良好,統計的主要農機產品產量繼續保持增長。1~9月,受季節及農機補貼接近尾聲的影響,除谷物收獲機械、飼料生產專用設備等增幅比上月有所提高外,其余產品產量同比增幅均有回落。
1~9月,大型拖拉機完成產量3.29萬臺,同比增長29.67%,當月完成4449臺,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增速達24.52%,大型拖拉機當月增速分別快于中、小型拖拉機10.47個和21.45個百分點。今年拖拉機市場呈現以下特點:首先是市場需求規格向大型化發展速度加快;二是產品向復合式高端化發展進程提速;三是國際農機巨頭搶灘登陸步伐加快。
發電設備:從年初的高速增長轉而逐月回落,從年初增長65.28%回落到1~9月的20.08%,但從絕對量看,除7月當月產量低于1000萬千瓦外,其他各月均超過1000萬千瓦,1~9月累計完成發電機組已超過億千瓦,達1.09億千瓦,為2010年全年的(12264萬千瓦)88.48%,后4個月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全年預計將超過2010年全年水平。
機床:上半年機床行業始終保持穩定增長,下半年增速略有回落。1~9月,金屬切削機床累計完成65.7萬臺,同比增長20.46%,比1~8月回落0.63個百分點;其中,數控機床累計生產19.76萬臺,同比增長34.17%,比1~8月回落4.77個百分點,但數控機床增長仍快于金切機床13.71個百分點。機床中的數控裝置前7個月增速超過40%,1~9月增速降至24.44%,比年初回落24.61個百分點。從回落趨勢看,機床數控裝置回落幅度最大。
汽車:1~9月,汽車產量已接近2010年全年的75%,但從結構看,在2011年汽車產量中,民族品牌和小排量車的比重明顯上升。
9月當月汽車產銷分別為160.20萬和164.61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5%和19.19%,同比分別增長0.37%和5.52%。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產銷90.23萬和93.0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3.98%和19.63%,同比分別增長7.77%和9.33%。9月汽車產銷總體表現較好,產銷環比增速均超過15%,其中銷量增速快于產量。
1~9月,汽車累計產銷1346.12萬和1363.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5%和3.62%。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產銷737.17萬輛和738.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42%和8.58%。1~9月汽車銷量同比增幅較前8個月提升0.29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三)“十二五”開局,結構調整亮點頻現
2011年以來,在兩個“規劃”引導下,機械工業“十二五”開局之年的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亮點頻現。
液氣密行業在工信部《機械基礎零部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發布以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政策的引領下,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行業投資的力度和水平在提升,建設項目和投資向高端液氣密產品集中,投資目標起點高,目前行業發展正在經歷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表現在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和項目的關鍵液氣密產品和制造技術已經突破。例如,無錫恒力生產的工程機械用高壓液壓油缸、浙江天生密封為核電配套的核級密封等一大批高端產品完全替代進口,擺脫了國外制約。浙江天生為核電提供的密封裝置比國外先進的核電密封技術標準指標高。
儀表行業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發展快、進步明顯,對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適應能力提高,部分中高端產品產業化見效。在火電、冶金等年采購量大的傳統領域需求下降的情況下,自動化行業一面繼續突破1000MV火電等高端,同時拓展石化、煤化工、建材、公用工程、新興產業等領域和節能減排等傳統產業的技改業務,流程工業的主控系統DCS在外企及其在華子公司產銷疲軟的情況,我國主要生產企業任務飽滿,市場占有率不斷上升。
文辦行業一直被外資控制,1~9月民族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產銷占文辦行業的比例由2010年的12%提高到14%。軸承行業近期實現貿易順差,說明產品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大,產品水平提高,競爭力有所增強。
在2011年1~9月的發電設備產品中,清潔高效的水電發電機組增速明顯快于火電。同期,機床產品中數控金切機床、數控裝置產量增速明顯快于普通機床,數控化率繼續提升。拖拉機中,大中型拖拉機增長快于小型拖拉機,變壓器中的大型電力變壓器的增長快于總體變壓器的增長,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的趨勢明顯。
(四)中部地區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效益有所提高
2011年以來,機械工業區域結構調整繼續向政策預期方向進行。從產值看,1~9月,東、中、西部地區機械工業總產值分別為8.35萬億、2.6萬億和1.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12%、33.23%和26.56%,中部地區增速繼續快于東部,在機械工業中所占的比重上升,東部地區下降。從實現利潤看,中部地區同比增長29.89%,分別快于東、西部地區12.88個和24.32個百分點,同時,中部地區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達到7.99%,高于行業6.86%的平均水平,同時高于東部(6.79%)和西部(4.9%)地區。
(五)機械工業品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微升,價格趨勢平穩
2011年,機械工業品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有微弱上升,9月當月和累計價各指數分別為100.8%和101.2%。但仍分別低于全國工業5.7個和5.8個百分點,低于全部原材料和燃料、動力類價格指數10個百分點左右,9月當月與8月101%的增幅比,回落0.2個百分點,總體價格趨勢平穩。
從具體產品來看,70%以上的產品價格繼續呈小幅上漲態勢,但漲幅不大。在月報統計的142種機械產品中,102種產品1~9月的累計價格處于小幅上漲態勢。
從9月指數增幅看,在142種產品中,有76種產品價格指數環比小幅回落,比上月增加17種。在回落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以上的產品中,電工電器和機床行業產品居多。其中,電工電器行業有:電站鍋爐、船舶用柴油發電機、汽輪機及輔助制造、電站用汽輪機、工業用汽輪機、直流電動機、高壓開關設備、電線電纜均比上月價格回落,其他鍋爐及輔助設備回落幅度超過5個百分點;在價格回落的同時,其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也出現下降,變壓器同比下降1.46個百分點,發電機組利潤率下降2個百分點左右,其他產品利潤率也均出現下降。
機床行業的加工中心、刨床、齒輪加工中心、數控鉆床的價格回落幅度均超過1個百分點以上。此外,離心式通風機、鼓風機、建井設備、礦山提升設備、壓實設備、金屬軋制設備、印前設備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
(六)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仍處在高位
1~9月,機械工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992.96億元,同比增長40%,雖比1~8月回落0.91個百分點,但仍在高位增長,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超過40%。1~9月,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高于全國(24.9%)和制造業(31.5%)15.1個和8.5個百分點。
但從月度投資額來看,自6月達到創紀錄的3023億元后,7、8月則大幅減少至2496億和2484億元,9月為2867億元,同比增長23%。
(七)實現利潤增幅回落趨緩,經營效益總體穩定
1.利潤增幅繼續回落,上繳稅金增幅回升
1~8月,機械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84.89億元,同比增長18.98%,比1~7月(20.44%)回落1.46個百分點,利潤增幅繼續回落。國有、民營、三資企業利潤增幅分別為12.02%、31.38%和6.4%,分別比年初回落12.13個、7.01個和19.23個百分點,其中三資企業利潤回落幅度最大。大中小型企業利潤增幅分別比年初回落9.48個、19.67個和7.1個百分點,中型企業回落幅度大。在子行業中,非汽車行業利潤增幅從年初的44.28%降至1~8月的25.89%,回落18.39個百分點,汽車行業從年初的15.75%降至1~8月的8.38%,回落7.37個百分點。
1~8月,全行業實現稅金總額3256.31億元,同比增長20.84%,增幅比1~7月回升1.61個百分點。
利潤增速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生產環節中的成本上升吃掉部分利潤,特別是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提升成為推動生產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財務費用的大幅上漲是導致2011年以來機械工業利潤增速持續放緩的又一因素。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機械企業將面對勞動力成本和財務費用上升的壓力,因此,機械工業必須在未來的發展中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2.部分經濟效益指標延續同比下降趨勢,但總體仍處在較好水平
1~8月,機械工業部分經濟效益指標出現同比下降。其中,總資產的貢獻率為14.62%,同比下降0.45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26.51%,同比下降0.76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為57.78%,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合理狀態;流動資產周轉率為2.12次,同比持平;成本費用利潤率為7.54%,同比下降0.3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91%,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上述指標雖然同比下降,但仍在較好水平。
(八)機械工業進出口規模持續攀升
2011年以來,機械工業外貿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但進、出口增速均呈逐月放緩態勢。機械外貿企業面臨著經營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走高、貿易摩擦增多、主要貿易伙伴和地區需求增長受阻,以及進口價格高企、出口價格下降、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等因素影響,全年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1~8月,機械工業累計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129億美元,同比增長26.36%。其中,出口2078億美元,增長25.93%;進口2050億美元,增長26.79%。
從進出口規???,月均水平持續攀升。1~8月,進出口總額月均水平突破500億美元水平,8月當月進出口總額創出近年來新高,為572億美元。其中,8月出口291億美元,接近300億美元,同樣為近年來新高;進口280.81億美元,僅次于3月水平(292億美元)。
二、機械工業經濟運行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行業利潤率明顯下降
2011年對于機械工業來講,重要的不在于產值增速的下降,而在于利潤增幅的下降和利潤率的下滑。全行業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7.16%,年報數據8.38%。近年來,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一直是不斷上升,但2011年出現拐點,呈現逐月回落,8月利潤率比年報數據降低1.5個百分點,集中反映了2011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環境急劇惡化的程度。原因主要是融資成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大幅上升所致。行業利潤率下降,已不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而是在逐步擴散到全行業。輸變電行業的變壓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部分有代表性的企業利潤下降非常明顯,致使利潤率下降,變壓器行業2010年8月利潤率為6.69%,2011年8月則降至5.23%。
(二)供大于求的矛盾在積聚
1~8月,機械工業重點聯系企業累計訂貨額同比增長5.99%,雖然保持增長,但增幅起伏不定,一些行業的增速出現明顯的回落趨勢,其中包括一直增長較快的機床行業。機床行業訂單從5月開始逐月下滑,訂單增速比2010年同期下降50%,訂單增速下降致使擴張的產能不能釋放,產大于需,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從而造成行業惡性競爭。
(三)各項要素成本全面上漲,機械產品在供過于求的壓力下經營日見艱難
2011年以來,原材料價格、融資成本、人工成本等全面上漲。在各項成本上升的同時,機械行業的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快速回落;總資產的貢獻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均出現同比下降。
三、對全年機械工業市場走勢預測
總體而言,2011年正逢“十二五”開局之時,上半年機械工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為全年打下良好的基礎。雖然增速出現適度回落,但這種回落與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取向緊密相關,是預期之中的回調。
行業增速適度的回落,進一步暴露了機械工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從而增強機械工業結構調整的緊迫感,通過市場機制促進和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步伐,因此,對全年的運行走勢仍有信心。預計2011年全年累計產銷增速有望達到20%以上;但利潤增幅將低于產銷,估計為15%~18%;出口創匯較上年將增長20%以上,經過努力,進出口貿易有可能實現少量順差。